本刊特点: AMI核心(2022-2026版),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NCP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偏重副高博士及以上,(高级职称和博士生免收版面费审稿费)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武汉科技大学
主办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编辑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42-1596/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3699
邮发代号:16开
价格:10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331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575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武汉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81
电话:027-68862317;68862627
杂志邮箱:wkdskxb@wust.edu.cn
官方网站:http://xbbjb.wust.edu.cn/ (2025年1月1日启用新系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A类核心期刊。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为0.358,五年影响因子为0.396,他引率为0.98。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第8卷,本刊复合影响因子为0.612,在全国653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142位。2006~2011年度, 本刊发表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和摘编40余篇。
2010年本刊第一作者为高级职称/博士/博士生的论文比率占99%,第一作者为博士/博士生的论文比率占90%,基金项目论文比率占58%。2006~2010年,著名学者郑杭生杨叔子、何怀宏、韦政通、大卫·布莱尼、朴文铉、刘华杰、卢凤、孙中原、刘大椿、李龙、薄贵利、高小平、叶文虎、王宇信、黄钊、陈德述、韩东屏、陈祖耀、刘玉堂、施雪华、陶季邑、王启才等先后在本刊发表力作。
本刊坚持“质量立刊,特色兴刊”的办刊方针,原则上只发表博士生/博士和高级职称作者论文。本刊诚邀您及您的老师和同事为本刊赐稿。
本刊采取以下措施以吸纳高质量学术论文:
(1)对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博士/高级职称作者论文,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
(2)对作者为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等)和博士后且独立署名的论文,根据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给予200~1000元稿费;
(3)对审稿专家评价高的论文将开辟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为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提供快捷的展示平台。欢迎广大学者和专家对本刊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为促进学术交流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服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
主 任: 徐雁冰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
邓泽宏 孙君恒 孙国胜 朱明炬 祁小梅 何光俊
张继才 李锐锋 罗 标 陈济光 陈 涛 姚丽萍
盛建龙 郭继海 谢少华 潘开灵
主 编:徐雁冰
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冯育强
评论列表(11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该刊在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进入外审程序,之后可能无法撤稿,建议学友投稿时谨慎对待.
大家投稿记得看官网的公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换官网网址和投稿系统了,原系统还能登但投稿会一直没人处理。刊知网老师可以把官网链接更新一下。
审稿时间:15天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查重要求:10%以下
有无课题:国家级
该刊可发:在读博+项目
投稿主题:法学研究
我的点评:2025-01-29投稿,今天审稿意见返回,意见整体积极,编辑部让修改后再审,后续应该再送一个外审。
我的职称:助教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尚无回复
有无课题:国家级
期刊点评:同时投了2篇文章,1篇是直接拒稿,1篇是待审稿,那待审稿的是通过初审了吗?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拒稿
投稿主题:文学
期刊点评:昨天投的,今天收到退稿,让我改投其他文学艺术类专业期刊。原因是不收我这个方向了。这个退稿速度很赞,而且还有对应的意见,非常不错。
审稿时间:1个月
我的职称:副教授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修改后录用
有无课题:国家级
是否回复:有自动回复
投稿主题:有没有录用的学友,进入编辑环节。
期刊点评:进入编辑环节是不是意味着即将出刊?我翻看了已发表的论文,大概出版周期都是一年。
我的职称:讲师
我的学历:博士
录用情况:修改后录用
查重要求:10%以下
有无课题:国家级
是否回复:有自动回复
投稿主题:哲学
期刊点评:8月初投稿,中间修改了一次,今天系统显示录用。编辑部电话能打通,整个流程公开、公平、公正,系统都可见,需送两个外审,经常有大佬在上面发,期刊的文章经常被转载,虽然只是个AMI核心,但是编辑部以质取胜,能在这样的学报发表,算不错了。
期刊点评:该刊是AMI核心期刊,请刊知网管理员及时标注
审稿时间:2个月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修改后录用
是否回复:有自动回复
期刊点评:8月末通过系统投稿,第二天上午编辑发来邮件让打印版权协议并签字,隔天处理发回后很快进入外审状态,系统显示评审。该刊采取的是串审模式,即先送一个外审,根据意见修改完善后再送第二个,因此一般需要经过两次修改。九月初第一个外审返回修改意见,对框架、细节提出了评价与建议,实际上基本等于大改,修改了两周后返回。过了一周编辑处理之后又开始送第二个外审,由于此时临近国庆长假,大概一周后专家审回。第二次的修改意见相对简单,基本上就是要求增添部分内容、修改细节论述以及梳理文字表达,修改了一周后返回。10.20号编辑再次处理后,当天上午送外审专家重审,系统状态显示复审,实际上当天下午就显示复审已审回。但之后估计编辑部在忙出版第五期的事情,持续两周时间系统没有任何变化,个人估计这个阶段应该也包含了线下终审的环节。直到今日上午收到邮件通知已经录用,后续会有编辑对接联系,同时让增加一个省部级及以上的基金项目,此时系统状态显示已采用。此次投稿前后刚好两个月的时间,两个外审基本上都是一周内就返回,只是个人修改以及编辑处理耗时较长。该刊对作者身份有要求,至少博士生以上。另外,该刊优点是不收版面费、以质取稿、系统反馈及时,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
审稿时间:至今3个月
文章字数:12000字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直接录用
查重要求:10%以下
是否回复:有自动回复
投稿主题:马哲
期刊点评:三个月直接录用,打电话过去询问相关事项,编辑也很友善,希望越办越好
审稿时间:1个月
文章字数:15000字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拒稿
有无课题:国家级
是否回复:有自动回复
期刊点评:中间修改两次,最后终审拒稿,说是发表过同一主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