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韩国(不收版面费审稿费)(可网站投稿)

《当代韩国》(季刊)杂志于1993年创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主办。刊登有关韩国政治、经济、外交、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术论文。核心栏目:政治与外交、社会、研究动态、经济与社会、历史等。

本刊特点: AMI入库(2022-2026版),知网收录,目次收录(维普),目次收录(万方),NCP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

当代韩国杂志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季刊 级别:准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
编辑部:《当代韩国》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11-3467/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483X
邮发代号:80-997
价格:40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000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408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座1605室
邮编:100029
电话:010-59366550;59367189
传真:010-59366566
杂志邮箱:ddhg@ssap.cn
官方网站:https://ddhg.ajcass.com/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一)关于注释

1.注释包括引文注释和释义注释,分别对正文中引用的文献来源及正文中的相关内容加以解释与扩展。

2.直接引语须注明文献来源。无论理论、论断、观点或者思想性的注释,还是事实或者信息性的注释,均应优先援引权威来源。

3.注明文献来源的注释应该能够回溯,即作者应保证注释信息清晰、准确。解释性或者补充性注释宜简洁明了。如非综述性文字,不鼓励过于庞杂地堆砌文献来源。转引性注释应该注明转引来源,不可将源自其他著作的文献直接列为第一手来源。

4.源自网络的文献须注明文献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作者(编者)名、文献名、文献载体、刊发时间、完整的文献链接;不建议引用微博等自媒体信息;如源自网络的文献有印刷版,应优先查找对应的印刷版文献信息。

5.注释为页下注,随同正文当页依序排列,每页重新编号。

(二)中文注释

首次注释时,中文文献的标注顺序为:作者(编者)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页码起止数值间使用浪纹线“~”。译著需注明作者国籍、译者;如果作者为多人且国籍不同时,须分别标注。再次引用同一中文文献时,仅需标注作者(编者)名、文献名、页码即可。引文注释示例如下。

1.专著

孙晴:《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第50页。

2.编著

郑秉文、黄平主编《美国研究报告(2017):特朗普当选与政治生态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150页。

3.译著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第216页。

4.论文集

金灿荣:《以人为本的中国外交思想》,赵进军主编《新中国外交6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78页。

5.期刊

张宇燕:《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美国研究》2015年第6期,第14页。

6.报纸

吴心伯:《坚持战略定位推动中美合作》,《人民日报》2015年9月15日,第3版。

7.转引文献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183页。

8.网络文献

杨舒怡:《加入自由韩国党 韩国前总理有望角逐下届总统》,新华网,2019年1月17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1/17/1210039810.htm。

(三)英文注释

基本注释规范同中文注释。作者(编者)姓与名按其通常顺序排列;作者为两人时,中间用“,”连接;两人以上的注明第一作者,其后标注et al.;编者后加ed.,两人以上时加eds.;论文和文章用引号标注,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相隔,期刊名称和书名使用斜体标注;单页页码标注p.,多页标注pp.,页码起止数值间使用“-”;同一页相邻引文出处相同时,第二个注释起可用“Ibid.”替代。

1.专著

David Jacobson,

Of Virgins and Martyrs:Women and Sexuality in Global Conflic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3, p.5.

2.编著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06.

3.论文集

Ralf Bendrath,“The American Cyber-Angst and the Real World-Any Link?” in Robert Latham, ed.,Bombs and Bandwidth:The Emer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Free Press, 2003, pp.49-73.

4.期刊

Stephen Van Evera, “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5, No.3, 1991, p.23.

5.报纸

David E. Sanger, Choe Sang-Hun, “Reckoning with a Nuclear Peril,”The New York Times, May 7, 2016, p.Al.

6.网络文献

Wang Ye, “Chinese Premier Arrives in Kyrgyzstan for SCO Meeting, Visit,” Xinhua, 2023.10.25, https://english.news.cn/20231025/8f59fa7cfc24443285605a257f78ffc5/c.html.

《当代韩国》注释规范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13417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杂志信息如有错漏 请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7:0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7: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QQ:321628655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