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不收版面费;有稿费)(可邮箱投稿)

《人民检察》(半月刊)1956年6月创刊,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宗旨,及时反映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交流推广各地检察机关工作经验,探讨法学理论、检察理论以及检察制度建设、法律适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详实地记录我国检察事业及相关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设有法学专论、实务研究、检察聚焦、疑案精解、权威解读、观察与思考、数字检察、司法改革探索、调查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域外法治等栏目

本刊特点:AMI扩展(2022-2026版), 科技核心期刊(2024社会科学),知网收录,目次收录(维普),目次收录(万方),不收版面费,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人民检察杂志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半月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检察日报社
编辑部:《人民检察》编辑委员会
中国国内刊号:CN11-1451/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4043
邮发代号:16开
价格:12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015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605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香山南路105号启迪香山D2座四层
邮编:100144
电话:010-86423193/192/188
微信公众号:人民检察杂志
杂志邮箱:rmjcbjb@126.com
官方网站:https://www.rmjc.com/rmjc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人民检察》(半月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刊物,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六十多年来,《人民检察》秉承“交流经验、指导业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的办刊思路,不断提升杂志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和权威性。

本刊设有法学专论、实务研究、检察聚焦、疑案精解、权威解读、观察与思考、数字检察、司法改革探索、调查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域外法治等栏目,欢迎法学界人士及检察人员投稿。

一、投稿指南

(一)来稿以具有理论水平与实务研究价值为标准,须选题新颖、见解独到,说理充分、逻辑严密、引文规范。

(二)凡采用的稿件,本刊在尊重作者意愿的前提下,可对稿件进行技术处理和转载,如不同意,务必在来稿时予以声明。

(三)稿件字数以5000-10000字左右为宜,特优稿件可适当放宽。来稿应附作者简介(姓名、职称、职务、学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关键词和摘要,关键词以3至5个为宜,摘要内容应客观反映论文主要观点,一般不超过200字。

(四)本刊已经加入中国知网(CNKI)等网络数据库,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费一次性给付,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

二、注释体例

文章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务必核对准确,注明出处,体例上均采用全文页下连续标注形式,如①②③,等等。

(一)著作类

1.专著类

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362页。

2.译著类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392页。

3.编著类

倪世雄主编:《冲突与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71页。

(二)论文类

张晋藩:《论中华法制文明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9 年第5期。

(三)文集类

倪培兴、陆剑凌:《检察职能论纲》,载张智辉主编:《中国检察》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四)报纸类

樊崇义:《关于刑诉法再修改中的认识问题》,载《检察日报》2009年5月18日,第3版。

(五)网络文章类

本刊欢迎引用权威的、相对固定网站提供的事实性资料,不主张引用一般普通网站上随意可放入的文章,另须注明作者、文献名、网址。如:沈丙友:《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关系之探讨》,载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law/flfg/txt/2006-08/08/content-7064081.htm。

(六)外文类

学术期刊论文、判例从有关国家注释习惯;引用著作比照引用中文著作的要求,用该著作所属的文种写明各项要素。

注释例:Jeremy Philips,Trade Mark Law:A Practical Anat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p.84-85.

(七)其他

1.如系间接引文须在注释前加“参见”字样。

2.应尽可能注明原始出处,避免转引;实在不得已需要转引时,应注明“转引自”何处。

3.有关文章内容的解释,以脚注的形式标注。如:本文系2007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大课题《检察制度史》(GJ2007A02)的阶段性成果。

三、投稿方式

来稿以电子文本为宜。电子稿件请发至:rmjcbjb@126.com。文字稿件请邮寄:北京市石景山区香山南路105号启迪香山 D2 座《人民检察》编辑部,邮编100144。切勿将稿件寄给个人(本刊编辑约稿除外),以免贻误。为方便文章刊用

后寄送稿费,依照新个税改革精神,请在来稿中提供作者身份证号、手机号。

本刊反对一稿多投,反对抄袭、剽窃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凡投稿三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限于人力,来稿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13513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杂志信息如有错漏 请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3:31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3: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新用户的头像
    新用户 2024年11月18日 下午8:52

    通过此刊的征文活动进行的投稿,因为没写稿费是因为我不是一作。通过此刊公众号征文公告进行的投稿。留的联系邮箱是我的,但是文章获奖并没有邮箱回复,而是直接出的公告。我本身只是本科,所以认为这个刊物的录取还是不看学历的。

  • 只地早日普升的头像
    只地早日普升 2023年12月18日 上午11:46

    审稿时间:5个月
    文章字数:6500字
    稿费:618元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录用情况:直接录用
    查重要求:15%以下
    是否回复:无自动回复
    见刊周期:5个月
    投稿主题:法学
    期刊点评:在这个刊物发过两三篇文章了,对这个期刊的行文风格和用稿风格也有一定的把握。总结下来是以下几个点:1.学校专家学者(或者带着博士生)等录用稿件起码占了三分之一,然后大领导的文章占了三分之一,留给地方检察院的领导的合署文章也就只有三分之一。2.该刊无版面费审稿费,有稿费。3.给稿子后,编辑部那边会将你的稿子根据版面需要进行删改,并不会通知作者本人,但是改了之后的文章也还不错,责编大大的学术水平也是很强的。4,该刊投稿量极大,从2023年这一年的发刊情况来看,本就是半月刊,每一期都是20-30篇论文打头的那种发文量,虽然不乏很多名家和检察长的好文,但是这每期的发文数量真的可怕呀。5.因为是检察机关刊物,偏重于刑法刑诉法理,民商法的版块很小,但是写的人也少,可针对栏目设置投稿。6、文章字数要求在3000-8000字,一般地方检察院的自由投稿是安排在3000字左右的观察与思考或者啥篇幅小的版面;高检院的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约稿则安排在特稿或者专论里面,稿件一般不会进行大删改,大致会有完整的摘要、关键词和正文内容,保持7000-10000字的篇幅。结论:从该刊的发文和用稿情况来讲,非检察系统内部人员的自由投稿不建议选择该刊。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QQ:321628655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