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可网站投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杂志于1981年创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是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刊物。病根刊登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机电工程、管理工程、财经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核心栏目:应用研究、技术论文、学术论文、基础研究、工程教育、理论研究、综述评论、专家特稿等。

本刊特点: 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杂志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双月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编辑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33-1339/T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146
价格:10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608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333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5100
杂志邮箱:hdxb@hdu.edu.cn
官方网站:http://journal.hdu.edu.cn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信息与科技已成为驱动社会变革、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与教育基地,始终秉持 “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的理念,深耕信息科技前沿,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汇聚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现结合学科特色与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以下重点选题建议,期望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指明方向,激发创新活力。本刊对契合重点选题的来稿实行优先审稿,予以录用的论文将优先发表。

一、 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

1.先进设计:机械系统或机械装备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仿生设计等。

2.智能装备:协作机器人动态控制、自主移动集群算法、数字孪生驱动的预测性维护。

3.先进制造:多材料增材制造(梯度材料/4D打印)、悬浮3D的打印技术、超精密加工(纳米级表面处理)、氢能动力系统集成。

4.仿生工程:仿生设计,柔性驱动结构、生物机械接口(神经控制假肢)、空间机械系统(月面建造技术)。

5.产业应用:人工智能,智能传感,物联网技术等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智能工厂能耗优化、极端环境装备材料设计;光机电液一体化集成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空天领域难加工材料/复杂构件高性能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复杂工况高端装备多领域优化设计理论、技术与装备;极端环境下的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

二、数字媒体与智能交互

1.沉浸技术:神经渲染(实时NeRF)、全息通信系统、触觉互联网(超声反馈/肌电交互)。

2.内容生成:多模态AIGC(扩散模型视频生成)、数字确权技术(深度伪造检测/NFT确权)。

3.交互革新:空间计算叙事(AR文旅)、脑机接口媒体(EEG情感识别)、数字时尚体系(柔性电子织物)。

4.应用场景:文化遗产数字化、元宇宙教育场景、虚拟制片工业化。

三、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

1.半导体材料:GaN/SiC功率器件、二维材料异质集成、量子器件。

2.芯片设计:3D异构集成、存算一体架构、类脑芯片。

3.应用创新:6G射频前端模块、量子传感芯片、智能汽车电子系统

四、通信工程与网络技术

1.物理层突破:太赫兹通信(300GHz传输)、智能超表面(RIS动态调控)、量子通信融合(TF-QKD协议)。

2.网络架构:面向未来6G的AI智能体网络,6G原生AI网络(意图驱动)、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低轨星座/水下激光通信)、算力网络(CFP协议)、低空通感控一体化网络。

3.安全增强:后量子密码迁移、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无人机蜂群抗干扰通信、低空飞行安全、量子加密和区块链技术。

五、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

1.系统建模、控制和优化:信息物理系统建模与控制、非线性系统理论、随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多目标优化理论和方法、数字孪生、智能控制系统、动态系统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等。

2.智能感知与智能系统: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模式识别、智能决策、信息融合、具身智能、群体智能、混合智能、大数据智能、自组织与学习理论、智能信息处理、脑机融合等。

3.自动化应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能制造、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航天、航海)、智能机器人等。

六、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

1.前沿计算:超大规模模型、量子机器学习、神经形态工程。

2.系统安全:AI可解释性增强、对抗免疫系统、云原生安全。

3.软件开发:AI驱动编译优化、多模态数据库、区块链智能合约验证。

七、 网络空间安全

1.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技术、隐私增强计算(如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机制等。

2.人工智能安全:大模型对抗攻防、AI赋能的网络安全、深度伪造检测与溯源技术等。

3.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工业控制系统的零信任架构、卫星互联网安全协议加固、能源网络弹性恢复与多模态攻击实时响应体系,内生安全技术等。

4.密码学与区块链安全:抗量子密码算法设计、智能合约安全、轻量化同态加密等。

5.安全边缘计算:车联网通信协议加固、边缘计算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低功耗物联网设备轻量级认证协议等。

6.交叉创新领域: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网络靶场多智能体博弈推演等。

八、 材料与环境工程

1.绿色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室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生物基可编程材料(DNA纳米机器人)、固态电解质、光子晶体材料。

2.环境技术:分子级污染物捕获(MOFs材料)、碳捕集材料(直接空气捕集)、生态修复(微生物矿化固沙)、电子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监测材料、吸附与分离材料(资源与污染物的分离与富集)、生态修复、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与治理、土壤减排固碳、水污染溯源预警与数智防控、污水处理、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3.能源转型:氢能储运材料(70MPa储氢瓶)、自供能电子(摩擦纳米发电机)、极端环境材料(深海耐蚀合金)、光催化材料(制氢、CO2还原、固氮)、环境催化材料(VOCs催化净化、绿氢催化净化)、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锂/钠/钾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全固态电池)。

4.磁性材料:稀土永磁材料,软磁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磁制冷材料。光电信息材料:柔性电子皮肤(类人五感)、特种光传感(信息传输/显示)、光电传感芯片与集成(面阵成像)、固态照明与显示、智能传感、信息存储与防伪。

这些选题紧密围绕信息与科技特色,深度融合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与多领域研究需求,既着眼于国际学术前沿,又紧密贴合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将持续发挥学术平台优势,为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提供优质服务,助力科研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期待广大专家学者围绕选题方向深入钻研,踊跃投稿,共同为推动信息科技领域的学术进步与技术创新贡献力量。也欢迎各界同仁对选题内容提出宝贵意见,携手完善选题体系,共创学术新篇。

论文请按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格式要求编排,具体见学报网站公布的“论文模板”。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14865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杂志信息如有错漏 请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5年5月18日 下午3:46
下一篇 2025年5月18日 下午3: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QQ:321628655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