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点: AMI扩展(2022-2026版),中文核心期刊(2023-2026年版),知网收录,目次收录(维普),目次收录(万方),NCP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在读硕士独作可发

期刊基本信息
出版周期:月刊 级别:核心期刊
主管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编辑部:《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
中国国内刊号:CN31-1059/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2020
邮发代号:4-720
价格:12元/期
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866
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541
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
邮编:200032
电话:021-64188187;64187466
传真:021-64188187
微信公众号:上海教育科研
官方网站:http://shjyky.shuzhiyun.cn/login?redirect=%2F
杂志征稿投稿要求
《上海教育科研》投稿说明
《上海教育科研》创刊于1981年,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2020,国内统一刊号CN31-1059/G4。
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坚持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立志成为优质文章发表和研讨的平台,助力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研究和探索中获得长足发展。
注重对实践的理论解释与本土理论提炼就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学理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回应。倡导用理论解释实践,或在理论指导下形成实践探索的模式与策略,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转化,聚焦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引领教师基于实践又跳出实践,以案例研究或行动研究的范式,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及时全面地反映上海市及全国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动态。
投稿说明
本刊自主开发投稿和审稿平台,投稿方式为小程序和平台投稿
分类投稿通道:内设不同类型作者投稿通道,精准对接各类稿件。
快速反馈机制:一审七个工作日左右,二审、三审视外审和修改稿提交时间而定。
- 1.本刊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刊物,不刊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 2.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内部通报机制,请勿一稿多投,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3.本刊一切信息均以投稿平台通知及上海市教科院官网为准。
- 4.小程序投稿为本刊唯一官方投稿渠道,未与任何社会机构或中介进行用稿、荐稿合作,请投稿人注意识别,避免遵受损失。
注意:
- 1.所传文档的标题会被自动识别,请勿在标题中添加作者、单位、“+”等信息。如有副标题,请填写在副标题栏中。
- 2.稿件请以 doc 或 docx 格式提交,不接受其他格式。
- 3.投稿成功后,请注意查看投稿平台“我的投稿”中的稿件状态。
稿件要求
- 1.题目。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20个字。
- 2.摘要。300~500字,主要概括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不是正文提纲,也不作评论。
- 3.关键词。4~6个,需与正文内容精准匹配。
- 4.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请注明具体名称和编号,与立项时保持一致。
- 5.作者信息。请附上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手机号码等信息。
- 6.标题。一般不超过3级,分别以“‘一、’‘(一)’‘1.’”表示。前两级标题后面一般断行,尾部不带句号。
- 7.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页面脚注和文内夹注。参考文献格式请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14-2015》完成。
(1)注释。用于正文中没有展开但需要作出必要解释或说明的地方。序号在注释处右上角,用①②等表示。
(2)参考文献。正文中直接引用或间接参考的文献书目。序号在引文处右上角,用[1][2]等表示。
评论列表(69条)
我的点评:我是投稿后二十来天自己查询小程序显示“待审稿(待修改)”,与别的学友不同,微信小程序没有收到任何通知,是我自己查的,而且我很确定就是当天查到的状态变化为“待审稿(待修改)”,因为我每天都会查一下。
我自己大修了一个半月才提交的修改稿,因为期间正好赶上了申报全规划博士生课题,加上我的这篇论文是刚入学的时候写的,用现在的眼光看觉得比较浅显、稚嫩,就彻底大修了一下。期间我也很担心修的时间太久了,于是在小程序上和编辑沟通,编辑很大方地给了我一个半月的修改时间,所以担心修改时间不够的学友,如果把修改时间控制在一个半月之内,个人感觉没什么问题。这里还想说,小程序不是一个僵尸系统,真正地实现了作者和编辑的沟通,编辑会看,有需要的话,编辑也会回复,速度也很快。不像大多数期刊的系统,对作者的需求和沟通避之不及。
提交修改稿后当周的周末,小程序状态再次变化为“待审稿(待修改)”,但是修改意见变成了“拟用稿”三个字。我不确定是不是录用的意思,准备等两天看看状态变化,如果没有变化的话,再用小程序沟通。
整体投稿体验超级NICE,是一次非常健康的投稿经历。之前投稿过《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感觉都非常地慢,尤其是那个理论,审稿竟然有五审,最起码三个月。请问我们这种在读的小博有多少个三个月可以等你一个北核审稿啊?回头有变化会再次告知各位学友,各位学友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最近会经常关注的。
5月6号投稿,12号留言咨询审稿进度,14号期刊回复:来搞送审中,请耐心等待。我刊不收版面费。
23号投的 30号拒稿 没有拒稿理由 继续完善修改再投其他期刊
良心好期刊,审稿速度算快了,初审一个月后返回大修意见,修改再次提交又返回一次修改意见,再次提交修改稿后录用。通知写录用后6个月内见刊。期刊不歧视作者的身份,注重文章内容,有修改建议的话录用几率高,推荐!
喜欢基础教育和教育理论。审稿很快,半个月能收到修改,也有拖一个月的。当然,半个月和一个月也能收到退稿,可能是复审或者终审定稿的问题。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有无课题:无
该刊可发:在读硕士独作
我的《上海教育科研》点评:投稿10天收到修改意见,因为文章结构问题所以比较棘手,本来打算放弃,还是咬咬牙大修一个半月提交了修改稿,审稿巨快,第二天就返回了二修意见,又小修了一轮,也是只过了一天就收到了录用通知。整体审稿效率非常高,《上海教育科研》编辑认真负责,意见也很专业,录用通知写的半年左右见刊,等待见刊中。
我的点评:2024-07-13:第一次投稿,7天后被拒,无修改意见; 2024-11-30:第二次投稿,7天后被拒,无修改意见; 2025-01-08:第三次投稿,14天后被拒,无修改意见。
投稿后13天给返修意见,修改好了交回去之后当天录用,后续校稿过程也非常流畅,编辑老师人超级好,录用后两个月见刊,有稿费,良心期刊!
期刊点评:节前投稿,节后编辑留言反馈说正在审稿,蹲一个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