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第二辑公开征稿启事

《中国传统工艺》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科学技术史研究会、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集刊。《中国传统工艺》本刊第二辑征稿正在进行中,诚约专家学者惠赐大作。

《中国传统工艺》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科学技术史研究会、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集刊。《中国传统工艺》(第一辑)已于2024年6月,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978-7-5551-2232-6)。本刊第二辑征稿正在进行中,诚约专家学者惠赐大作。

一、集刊宗旨

研究、保护、传承、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二、集刊定位

我国传统工艺领域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与权威性的高品位、高水平、高质量连续性学术读物。

三、栏目设计

1.工艺历史与考古研究

2.传统工艺理论研究

3.传统工艺调查研究

4.传统工艺相关创新研究

5.传统工艺相关振兴研究

6.传统工艺相关人物专访

7.传统工艺相关研究综述

8.传统工艺相关书评

9.传统工艺相关学界和行业动态

四、出版时间

2025年11月

五、来稿要求

1.文章内容应具科学性,调查可靠翔实,介绍与报道客观公正,论点明确,论据可靠,逻辑严谨,数据准确,文字洗练。

2.提交方式,为Word 文档。

3.字数,以5000—10000字符为宜。

4.文章形式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标题、结语、参考文献等。

5.作者简介,写在首页脚注第一行,包括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学位、任职单位、职称或职位、研究方向、电子邮箱等;单篇文章作者一般不超过3人。

6.摘要,应具独立性和自含性,用第三人称对全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综述。一般以200—300中文字符为宜。

7.正文,要求图文并茂。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8.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不超过三级标题。一级标题编号为一、二、三……,二级标题编号为(一)、(二)、(三)……,三级标题编号为1、2、3……。

9.图片,不小于1M,清晰,主题明确。全文插图以阿拉伯数字按出现顺序统一编号。图随文走,先见文字后见图。图号、图题及图注位于图正下方。

10.表格,应避免和正文及插图内容重复。先见文字后见表格。表的序号、表题居中写在表的上方,表注按出现顺序编号写在表的下方。

11.注释,系对正文某些内容所作的必要解释和说明。简短的注释采用随文法,即加括号注在需要注释的文后。较长的注释采用脚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应参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CY/T121—2015 学术出版规范 注释》进行编制。

12.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编制。

13.著作权。本集刊不接受任何已公开发表(含网络版)的稿件。来稿无抄袭、无署名排名之争,文责自负。本集刊稿件以纸质图书形式发表,也可能另有网络形式,委托费用一次性付给,并赠当期图书两册。来稿一经本集刊发表,即视为作者将文章的专有出版权授予本集刊。本集刊有权以各种已知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形态、格式和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光盘、硬盘、磁盘、网络等形式)复制、发行、传播该作品,或将权利全部或部分许可给第三方使用。

六、投稿邮箱

zgctgy2021@163.com

七、注意事项

1.本辑来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

2.编辑部收到电子稿件后,会立即由电子信箱回信确认。

刊知网 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zhiwang.com/archives/80488

我要点评 请您把投稿经验分享出来 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容纠错 杂志信息如有错漏 请在下方留言。

上一篇 2025年6月14日 下午7:43
下一篇 2025年6月14日 下午7: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91 1833 1195

QQ:321628655
邮件:32162865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